您现在的位置:徐州党建网 >> 组织建设 >> 人才工作

以人才集聚推动产业集群 我市“六大引才计划”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

出台“人才高地28条”、邀请378名高端人才来徐、成功签约86个合作项目……去年以来,我市大力实施“六大引才计划”,通过创新政策、搭建平台、优化服务,最大限度引进人才、培育人才、留住人才,一大批高层次人才、创新团队纷至沓来,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。

实施“六大引才计划”是2018年初市委、市政府印发的《关于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人才高地的意见》提出的重大举措,主要内容是紧密结合我市主导产业发展需要,进一步明确全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 的主要方向以及相关的政策。主要包括:顶尖人才引进计划、领军人才集聚计划、杰出人才倍增计划、高技能人才引进培养计划、民生事业人才支持计划、“名校优生”引进计划等六大计划。

近年来,全国各地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,人才资源的争夺也日趋激烈。“要想在人才争夺战中赢得主动,加快制定新一轮人才政策就成为时代要求。”市人才办相关负责人指出,“六大引才计划”坚持定位导向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,既充分考虑项目的超前性、牵引性,又统筹兼顾工作的好操作、易落地,在人才项目扶持、市场引才、服务保障等方面力度空前,使人才成为推进发展转型的重要支撑。

“推动徐州高质量发展,表在产业,里在企业,根在人才。以人才结构优化引领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,推动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,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。”该负责人告诉记者,“六大引才计划”实施过程中,始终坚持紧紧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同步谋划、同步推动人才规划。目前,全市所有省级以上开发区均制订了产业与人才融合发展专项规划,重点围绕装备与智能制造、新能源、集成电路与ICT、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发展需要,通过健全人才政策体系、完善双创载体平台、提供高效金融支持、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等,大力引进高精尖缺人才,不断夯实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,全市人才工作取得新的明显成效。

一年来,人才政策体系逐步健全。《关于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人才高地的意见》“比肩苏南、引领淮海”,推出28条“高含金量”的集成支持政策,完善15个配套文件,初步形成了以“人才高地28条”为主体、相关实施细则为支撑的“1+N”政策体系。

一年来,招才引智活动创新开展。成功举办中国徐州产业人才科技金融对接会、中国徐州集成电路与ICT产业发展论坛,圆满完成“徐州-上海大院大所对接合作恳谈会”相关任务,举办江苏创新创业项目路演暨徐州2018大院大所人才项目对接洽谈会。全年共有378名各类高端人才来徐路演、洽谈合作,成功签约86余个合作项目。

一年来,重点人才工程提质见效。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和上级机关的97名高层次人才来徐挂职。推荐6名高层次人才申报国家千人计划项目,完成市“双创计划”评审工作,省双创计划创历史新高。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4个、省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6个。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江苏省选拔赛、第四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均取得优异成绩。优化实施“双百工程”。

一年来,人才发展生态明显优化。制定出台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、医疗服务保障、安居工程等实施办法,对来我市创业的高层次人才以及配偶子女提供全方位服务。在行政服务中心开辟“高层次人才”服务窗口,为高层次人才发放“彭城英才卡”,让高层次人才“一卡在手、乐创徐州”。

汇聚新人才,迈向新征程。日前召开的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(扩大)会议指出,今年全市人才工作要以“彭城英才计划”为统揽,围绕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“一条主线”,着力突出抓好园区人才引进培养“一个重点”,制订实施主导产业招才引智“三年计划”,健全完善人才投入、人才金融、市场引才、人才考核“四项机制”,举办国际英才创业大赛、徐州(上海)大院大所科技人才峰会、开展“四对接”活动、优化“赢在徐州”双创大赛赛事设置,做大做强招才引智活动品牌,做优人才发展的良好生态,全力打造淮海经济区人才高地。

来源:

相关文章

    没有相关内容